家校融合,陪伴成长
——记张桥中心小学四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校融合同商育人之计,师生齐心共谱杏坛乐章。为了进一步增进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提高家校教育合力,2023年5月12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四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12:30,家长们陆续走进张小校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签到。
家长深入师生课堂
下午第一节课,四年级组的任课老师们为家长呈现了一堂难忘的家常课。
四(1)班的张蒙婕老师执教了Project 2 A party第一课时。课堂上,张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让家长们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更直观地了解,也让家长对老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2)班的沈佳琪老师讲授了《三角形练习》。本节课是书本练习十三的内容 。沈老师首先带着孩子们复习了三角形知识,然后针对一些难题进行详细地讲解 。有了家长的陪伴,孩子们听得更认真了。虽然孩子们有些紧张,但课堂仍旧精彩纷呈。
四(3)班的许文杰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运算率》的练习课,许老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讲解着例题,孩子们听得极为认真,并能积极举手发言,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熟练地掌握了运算率。一旁的家长也听得很带劲,许老师的课把他们拉到了那曾经的童年。
四(4)班的朱丽娜老师执教了译林版四年级下册《Project2 A party》一课,本课的主题是“派对”。课堂上朱老师关注学生、声情并茂、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聚精会神,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每一位家长都专注听着老师的讲解,关注孩子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脸上不经意间露出会心的微笑。
四(5)班嵇老师老师执教了《黄继光》一课。嵇老师设置“评选特级英雄”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单,围绕语文要素,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悟黄继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品质。课堂上,四(5)班的孩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在语言活动中提升了言语运用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听完课后,家长们来到报告厅,召开了题为“家校共融,陪伴成长”的四年级家长会。
专家引领家校协作
首先,家长们听取了“父母琴川”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金凤老师的讲座——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金老师前期让我校的四年级老师开展了家长教育烦恼的调查,大部分家长反应“没时间辅导孩子”、“孩子不听话”“自己不会辅导”。针对家长提出的实际问题,金老师用身边的例子、智慧的语言让家长们明白了“没时间”的真相是因为“你觉得这件事对自己不重要,没意义,不感兴趣”,并给予家长们没时间却有办法辅导孩子的锦囊妙计。接着,金老师让家长们观看了两个视频,一个是“孩子最不爱听的十句话”,一个是“三步五法”,这两个视频生动地诠释了孩子“不听话”的真相,还教给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对话,让孩子听话。
最后,金老师对家长们进行了“好好写作业”的家庭教育指导。金老师建议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遇到困境,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作业,蹲下身来从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赞赏孩子。对于作业磨蹭的孩子,金老师拿出了四招:一分钟专项训练、停止催促坚持表扬、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从生活习惯训练。对于做作业容易分心的孩子,金老师也提供了解决之法:先吃水果,后做作业;先做作业,后吃晚饭;作业在前,好事在后;劳逸结合。对于字迹潦草的孩子,金老师首先建议家长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写字环境,如果是因为手指灵活度不够可以进行手指肌肉群训练,慢慢地还可以练习行楷提高写字速度等等。
金老师来到张小,走进张小的家长们中间,运用亲合的家庭教育理论,引导家长们积极互动,并有针对性地引领其解决最为困惑的家庭教育难题。勿庸置疑,金老师的讲座实在又有用,给张小的家长们带来了福音。
沙龙共商学习动力
沿着金老师讲座,我校的家庭指导师陆珏伊老师带着他们班的部分孩子家长开展了《塑造孩子学习力》的沙龙活动。陆老师首先围绕“塑造孩子们的学习力”这一话题诠释了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力要做到的五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陆老师带着孩家长们畅所欲言,并结合金老师的讲座对每个孩子在学习力上的表现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家长们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还准备把金老师所提供的家庭教育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校长引领家庭教育法
袁校长还带着张小四年级的家长们再次学习了家庭教育法,让家长们重视起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袁校长讲述了家庭教育的目的,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等等,其中详细讲解了家庭教育的九大方法: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8.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等。
家长老师个别交流
讲座结束以后,仍有疑惑的家长单独找孩子的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短暂但深入地交流,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间的关系。
四(4)班马子昂的妈妈这样说——
家长参加活动后感
我今天很荣幸参加了久违的线下家长会,时光匆匆,宝贝转眼间都成为一名四年级的大哥哥了。每天背着书包进进出出,俨然一副大人的模样。
作为家长的我,今天有幸聆听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来到班级门口,看到孩子们早已摆好凳子,等待家长的到来。当我来到孩子身边坐下,他还有模有样地介绍同学给我认识。伴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各位家长和同学们都坐得端端正正,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真的是既熟悉又陌生。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整齐的朗读着单词,课堂上的气氛一下调动了起来,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认真思考,特别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想在爸爸妈妈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时间格外的快,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一堂英语课就结束了。很庆幸,孩子遇到一位负责又博学的班主任——朱老师。她也是一位妈妈,更能身处我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让我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她不仅是一位老师,更像是一位亲人。她总能明白家长们内心的想法,并且和我们像朋友一样相谈甚欢。
这次家长会让我受益匪浅,听着本校袁老师和五爱小学金老师的讲座。真的是收获满满,切实地地解决了我们家长不少的难题。首先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收起我们的说教、批评、责骂、唠叨才是最好的方法。其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才能投入学习。有了兴趣,一切皆水到渠成。最后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好的陪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不是付出一切就是为孩子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寄 语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教育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家校一同努力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