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旧站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校园新闻

关注言语表达,提升思维能力
张桥中心小学举行名师引航暨语文组学科共同体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11 10:03: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实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115日下午举行了以“关注言语表达,提升思维能力”为主题的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支冬芬教研员全程参与。

首先,由我校青年教师——陆珏伊老师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课文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透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陆老师潜心研究教材,吃透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味课文语言学会表达,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陆老师精彩的课堂:

一、在朗读中品味人物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到达自能读书的目的。陆老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教学中,陆老师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过品读、个人读、小组读、角色读、齐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只在乎小葫芦而不在乎叶子,他不治蚜虫,不听劝告,所以葫芦掉落了。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

、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

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陆老师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教学贴近这条线。《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陆老师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这棵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这个葫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陆老师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从而为后文的学习打下铺垫。当学生学完2、3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透过这种变化比较,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的突破也就势如破竹。

、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陆老师能巧妙地创设情境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用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aa3ec2ac9c744bada2bbe099e5b67c6d.jpg27d2acdbe17342f480206d53872dedb2.jpg

接着,由谢美莲教导主持了本次活动,带领大家紧紧围绕“关注言语表达,  提升思维能力”这一研究主题展开讨论,全体语文教师认真研 讨,相互切磋。

李君欢老师:陆老师能借助书本上的两幅插图,直观形象,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陆老师能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课文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原因,发展思维,教学思路尤为清晰。

王海英老师:陆老师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各环节的设计能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吴海丽老师:陆老师能够把握本课的重点,选择重点词句段引起学生的思考,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句意,明白了原来说话的时候还可以有不同的语气,提升了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有效。

陶芙蓉老师: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陆老师特别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力求在学生透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品悟语句里包裹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960c203c49644aac9f43ad6ce009dab5.jpg


最后,由支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点评,并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观看了一堂微课《亡羊补牢》,让我们对寓言故事该如何开展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支老师还结合本学期线上活动的内容,给我们开展了微讲座《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支老师从学习单的作用以及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活动形式,到学习单作品的呈现等方面,手把手地点拨与指导,她说:“要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背景。”支老师精彩的微讲座,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语文老师纷纷表示收获颇多,犹如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不禁伸出大拇指为支老师点个赞!

dd6419bc77e44bf98e92f796d95b6f51.jpg

4a7783b45fc141a68911c27fe62df288.jpg

  总之,此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上变得成熟、沉稳,也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们进步、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