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旧站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幼儿园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科研动态

扬起风帆 寻梦探航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6 13:21:36 浏览次数: 【字体:

扬起风帆  寻梦探航

——张桥中心小学《教海探航》论文专题培训

题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月4日,阳光灿烂,微风徐徐,一个美好的日子。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意味着春已至,万物始,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张桥中心小学的报告厅内,温暖如春,今天下午,学校邀请了常熟市发展中心的周振芳老师为学校全体教师作“教海探航”论文专题培训。

论文培训中,周老师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论文撰写的流程。分别是取好论文的题目,用案例来支撑论文,搭建好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要把内容组织好、呈现好,要有一定的思想含金量,让论文有一个合适的“去处”,自己的切身感悟。在讲述过程中,周老师结合一线案例,结合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等,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例告诉每一位聆听的老师,该怎样撰写论文,该怎样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在讲述“取好论文的题目”这个环节时,周老师告诉每一位老师,好的题目“小”“新”“实”,不好的题目“大”“旧”“空”;好的题目要明确,聚焦于一个“点”;好的题目是一个观点,题目里已包含自己的想法、理念;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取题目;题目决定了“写什么”。然后,根据每一个要点,周老师用自己亲身撰写论文时如何取题目的经历,指导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怎样取题,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好的题目。又如在谈到自己撰写论文的切身体会时,周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老师们,灵感这东西,从来不是等出来的,灵感是写出来的,你记啊记,灵感就一个个冒出来了;记录,教育写作的基点。记录的伟大在于它的持久力,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张小的老师在这样接地气、契合一线教育教学的聆听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撰写论文的方法。

    一个半小时的论文专题讲座,悄无声息,时间就在记录中悄然离去,老师们意犹未尽,平时害怕的论文,在周老师眼中是这样简单与平凡,但老师们也明白,简单、平凡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长期的积累,不懈的思索,智慧的归纳总结。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不仅是一个比赛,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一个契机。春天已经到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相信张小的老师们一定会静心学习、反思、撰写,扬起风帆,寻梦探航,也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绿洲。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活动结束,老师们积极撰写反思,感受非常深刻。

    4a88fac6d1dd465d9c173190a5ed0500.jpg 

(徐元玲)春信将至,杨柳待绿,在这个风和日暖的下午,我认真聆听了常熟市发展中心的周老师带来的“教海探航”论文讲座,受益颇多。周老师先总的介绍了江苏省“教海探航”的发展史:自1989年开始,每年都举行,至今为止,“教海探航”论文已经成功举办了34届,每年都举办了颁奖会。这足以见得“教海探航”已成为我们教育界的“奥斯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写好论文,如何才能获奖呢?周老师耐心地从“头”——“取好论文题目”开讲,举了许多实例,如《贾府的茄子与语文味》《小学语文涂鸦: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等,用这些优秀的题目深入浅出地启发大家:好的题目要“小”“实”“新”,聚焦于一个点的道理!我们听得频频点头,滋滋有味。

周老师接下来又讲了写论文要有案例来支撑,运用“说理+举例”的方法,重视日常积累,建好自己的材料库。是啊,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一定是有血有肉。只会讲道理,不说案例,那么会假大空,不切实际。所以,“有例子还不够,还要有好的例子;有好的例子还不够,还要把例子写好。”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感谢周老师的传经送宝,点拨了我的论文之路。写论文好比是打磨珍珠,一步一踏实,努力和坚持,我相信,终有一天能叩开“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大门!

                                                               

(丁文洁)

论“写作”,我总是很怕的,工作十多年,发表的论文也就那么几篇。这次学校为了提高老师们的写作水平,特意组织了“教海探航论文”讲座,整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周老师从立题到搭建论文的结构框架,再到用什么样的案例来支撑论文,并且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需有一定的思想含金量。周老师通过自己罗列的表格细致详细的为我们解答了“含金量”的方法,不光孩子们要充满“想象力”,老师更需足够的“想象力”,给论文的语言注入特点,让语言也包充满生命力。

 

(王越菲)今天听了周老师关于“教海探航“论文撰写的讲座。周老师从论文选题入手,再到选取案例,搭建框架,最后组织呈现内容,体现思维含金量这几个方面,结合一个个案例,和他自己的感悟,向我们说明了如何写论文。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老师说论文的框架的小标题就像一个树根上长出来的三棵树,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并和内容紧密相关。论文的内容也要符合整体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在写完之后也要重视论文的修改过程。
经过这次培训,让我对论文写作有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认知,为自己今后撰写论文指明了方向。

 

(黄鸿)

时常在忙碌中为自己的平庸感慨,平日拜读各类获奖论文,与之相比就更觉自己卑微、渺小。周老师今日的讲座,从论文的选题、案例的支撑、框架的建构、内容的提炼、思想的升华到最后论文的去处,将一篇论文怎么写,怎么才能写得好,到最后发表都进行深入简出的进行了剖析,对我论文撰写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听了周老师的讲座,我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其他老师做法的提炼,更多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老师的经验荟萃,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特点,选取有一定理论色彩的典型案例。其次教学案例可以从教学方法、教育对象、教学模式、考试分析等入手。以上写作要求,为自己今后练习写作指明了方向。

 

(李君欢)此次培训,周振芳老师以“论文写作与教海探航”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扎实有效的论文专题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通过之前的几次论文培训,对于构思论文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思考,搭建好框架后能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写作,因此也浅浅地创作了几篇论文。但每次写完之后反思,总觉得自己的论文深度不够,内容不够新颖,而周老师的这次培训正好为我指明了方向。“教海探航”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征文比赛,对文章的评选有着极高的要求,小到题目,大到框架内容,都是需要细细打磨的。周老师深入浅出,从论文的选题、案例、框架以及具体的内容娓娓道来,并以一些优秀的论文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一篇篇精彩论文在立意、深度、内涵上的独到之处。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周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论文是做出来的!一篇好论文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学密不可分,我们要在教学中关注论文切入点,在教学中积累写作案例,在教学中思考论文框架,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在写作之路中走得更深远。

 

 

(周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积累之重要。而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关键,同样也是基础。今天周老师的讲座中,‘积累’一词就贯穿前后,“注重日常的积累,建造属于自己的‘材料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做。那么我们应该去积累哪些素材?周老师的讲座也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平时教学工作中的感悟、反思就是素材,碰到的“麻烦”“事”也是素材,而我们的处理方法、过程更是一种绝佳的素材。林林总总,可积累的素材随处可见,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静下心,去记下来,写下来。素材需要我们坚持不断得收集、积累,素材越多,自己能写出的⽂章就更加丰满。贝多芬说过这么一句话:“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收集素材的量变终将会引起我们文章的质变。

 

(顾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论文写作始终是我难以克服的“痛点”。今天有幸聆听了周振芳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取好论文的题目

正如周老师培训中指出的,我们过去所选的题目往往都“已经用烂了”,毫无新意可言。论文题目中看不到新想法、新观点,就很难抓住评委老师们的眼球。只有让评委眼前一亮,让他们读下去,论文才有被录用的希望。

2、用案例来支撑论文

论文写作中我们都知道要采用“说理+举例”的方法,用例子支撑观点。可是光有例子还远远不够,要选好的例子,并把例子写好。反观我过去的文章,举例经常是生搬硬套,不能有效证明论点。

3、要有一定的思想含金量

    周老师提到“要有语言特色,语言的创新来源于思想的创新”。回看我过去的文章,总感觉语言苍白无力,观点也乏善可陈。这都是由于我的思考不够深入,没有深度的思考,何论创新!

培训的最后周老师引用了管建刚老师的话其中一句最能触动我。“灵感这东西,从来不是等出来的,灵感是写出来的,你记啊记,灵感就一个个冒出来了”。管老师实际是告诉我们,好的文章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而我们平时只专注于完成教学任务,等到要写论文时,才发现毫无头绪。如果我们做到了管老师说的,每天记录一点自己的教学心得,再运用周老师所讲的论文写作要点,相信我们的文章也会有质的飞跃。

 

(陈萍)追光不止,向阳而生

冬风吹散了疫情的阴霾,春风馈赠了我们寻梦的机遇。

回想论文写作,于初入教海的我而言,更像是“硬骨头”,“烫手山芋”.....枫不经霜叶不红,如果时光有味道,我想那过程虽有苦涩,但更多的是成长回甘。今日,有幸聆听了周振芳老师的专题讲座--《论文写作与教海探航》。周老师的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领悟、有灵感、有激励,也有反省。
     一、独具匠心语,恰似一湾活水
    周老师立足理论,紧扣实例,为我们写作技能的提升给予了细致指导:取好论文题目;用案例支撑论文;搭建好论文的基本机构框架;内容需组织好、呈现好;应有一定的思想含金量;让论文有一个合适的“去处。通过这次讲座,我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更清晰地规划。手握这些法宝,妙用一个小火花、一件小事、一点回忆与反思,相信我们的漫漫论文写作之路亦是未来可期。
    二、悟从学思得,自省已不足
   结合自己学思所得、写作经历,感悟反思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
1、错失各种机遇,在写作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短板
2、论文撰写的创新意识不够强,习惯于传统思维写作;

3、疏于日常积累,在论文写作润色、实例丰盈方面存在薄弱;

4、教育视野不够开阔,在学习新颖的写作理念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三、盛年不重来,进取方日新
    知不足,学致用,行方远。感恩这一次相遇,给予了我继续追光的勇气:

“舍”去被动懒惰,在“学”上走在前,在勤学苦练中“得”学习突破;

“舍”去履常蹈故,在“新”上动脑筋,在别出机杼中“得”学习乐趣;

“舍”去坐而论道,在“研”上求实效,在身体力行中“得”学习实效。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寻梦而行,一路追光。

 aedd4b26c7874442a411ee831be71509.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