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下学期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2024-2025年下学期第三周由袁飞副书记进行国旗下讲话。
文明礼仪伴我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中华古人向来重视“礼仪”,把“礼仪”视为做人、做事、治国的基础。“文明礼仪”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则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则会影响国家声誉。
早在2015年10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提出了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的“八礼四仪”教育内容,在我们的教室里、校园宣传墙上、教师办公室、食堂等区域内一直张贴着八个方面的礼仪教育:“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以及四个重要的仪式:“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今天让我们再次重温“八礼”的内容,时刻提醒我们要自觉养成文明礼仪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八礼四仪”教育活动持续进行了将近10年,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有的同学给人起外号,打骂同学,
甚至出现了校园欺凌行为,如直接攻击学生的身体,比如通过推搡、抓挠、咬、拳打、脚踢、掐捏等方式给其他同学的身体造成伤害。还有如(四年级某班)学生使用恶意的言语;传播谣言和错误的信息等等。这样的欺凌方式往往给被欺凌同学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再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排路队推挤,追逐打闹,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坐车不给老人让座,不尊老爱幼,在家骂爷爷奶奶等等,这些都是不讲文明、不懂礼仪的表现,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我们学校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形象,而且还能影响着我们自己今后的成长。
晚清学者梁启超曾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未来的接班人,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养成文明礼仪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做起。
让我们捡起地上的纸屑、塑料袋,向老师问声好,说文明话,做文明人。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文明礼仪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言行,
让文明礼仪不再是外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自律。
让我们同心携手,争当社会文明礼仪先锋。
老师们、同学们,文明礼仪连着你、我、他,创造和谐社会靠大家。让文明礼仪永驻人间,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张小校园里处处盛开。
用户登录